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在新形势新常态新时代下,江陵县人民法院如何找准定位,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坚决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则需要在深刻践行“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基础上,有更多的思考、探索、实践和付出。
要想服务好“实力倍增的新江陵”建设,就必须思考中心是什么,矛盾是什么。十九大报告中已经明确,这个中心就是人民,“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江陵县重点发展新型煤电煤化、资源循环利用、服装智能制造等特色产业,着力打造千亿级新型煤电煤化产业集群、百亿级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就是为了以更强的经济增长,带动更多的就业机会,确保更高的收入提升,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让群众的信心和底气足起来。从过去的见面就问“你吃了么”,到现在的“最近又去哪里学习、旅游了”,就是江陵的发展格局有了质的改变,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体现。要想高速发展,公平正义、健康稳定的发展环境则是必需,而所有破坏这个基础环境的违法犯罪,都是站在江陵人民的对立面。严厉打击各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严肃惩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及恶势力团伙犯罪,从重打击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平等保护不同诉讼主体、不同地域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和谐劳资关系,服务供给侧改革,一直都是江陵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主线和重点,审判庭更是法官们改善社会环境,服务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虽然看不见硝烟和炮火,但是这里有人民法官的无限忠诚和无私奉献。
要想服务好“内通外联的新江陵”建设,就必须思考阻碍是什么,关键是什么。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江陵正在着力构建以江陵汽车客运站和江陵火车站为依托、以港口码头为支撑、以荆州机场为补充的“四位一体”综合交通枢纽。衡量交通状况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交通安全。以荆监一级公路为例,开放通行之初,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对江陵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进一步规范道路交通状况,增加隔离带、交通标志、警示标志等设施,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在“醉驾入刑”后,由于司法强制力的介入,较以往单纯的行政处罚形成了更加有效的教育和威慑作用,自觉抵制酒驾,渐渐从要求变为习惯和自觉。从历年的数据对比中不难发现,交通出行安全较以往有了明显改善。江陵法院不仅要审理好各类涉交通案件,更要加强好宣传引导,让所有心存侥幸之人,因为违法的成本和代价,望而却步。
要想服务好“宜居宜游的新江陵”建设,就必须思考重点是什么,出路是什么。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赢蓝天保卫战”。“两湖平原农旅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是发展江陵“两区一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发展交通是为了“走出去”,然后“请进来”。宜居宜游的城市建设,则是为了“留得下”,进而“住得安”。五大发展理念要求的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而良好的人居环境则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我们要摒弃过去的陈旧观念,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并不是创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发展不仅要与当时生态环境相适应,同时也要与人民的居住需求和生活理念相适应。在守护绿色,打击滥砍、盗伐林木等破坏环境的犯罪,审理因破坏环境而引发的公益诉讼上,江陵县人民法院始终是人民的忠诚卫士,为推动“绿满江陵”,发展绿色经济不遗余力。
要想服务好“创新包容的新江陵”建设,就必须思考特点是什么,优势是什么。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江陵为加快招揽各类人才,优化人才结构,逐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面,持续深化各项改革,培育创新文化,厚植创新沃土。“金鹤人才”的选拔,“文化三县”的推动,都是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举措。江陵作为一个“年轻的县”,有的是激情与活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创造性,以良好的政风,带动淳朴的民风,培养优良的家风,正是江陵的特点。江陵从上至下推改革,一心一意抓改革,大刀阔斧强改革正是江陵的优势所在。改革是为了规范、精简和高效,但必须在法治的大框架之下。积极推动和监督依法行政,调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促进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法治思维,强化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结合,为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提供更强的司法保障,则是江陵法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要想服务好“平安幸福的新江陵”建设,就必须思考依靠是什么,方向是什么。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民主法治建设全面推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道路上,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大步流星奔小康。“忠诚、干净、担当”是对政法工作的总体要求,司法体制改革再怎么改,人民法院始终是要依靠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之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江陵法院也不例外。始终牢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重要使命,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才能更加有为有位,司法公信力才能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十九大报告所描绘的美好愿景,举世瞩目,群众所盼,人心所向。恢弘磅礴之下,是何等气魄、何等胸怀、何等担当。未来五年,江陵必将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江陵法院在为民司法、服务大局的一线,以必将紧跟党的步伐,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负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