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法院快讯

深化司法公开 打造公信法院

来源: 本院 时间: 2014-01-06 17:23 点击量: 496

2013年,江陵县人民法院以创“全省司法公开示范法院”为契机,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公信树权威,积极探索和创新司法公开的形式和途径,将各项审判活动依法公开、及时公开、全面公开,收到良好效果。

一是优化便民服务,推动立案公开。进一步完善“一站式”诉讼服务平台建设,通过LED电子公告屏、各类宣传展牌,将诉讼费收费标准、审判工作流程和诉讼风险等全面告知当事人。针对群众反映的“诉讼难”问题,重新编印一套《诉讼服务指南》置放在立案大厅,方便群众免费取阅,将案件从立案、审判到执行的每一个环节都详细列明,让当事人能一目了然。明确要求法官在回答咨询时做到“一次性”告知,确保群众不跑冤枉路、不做无用功,让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诉讼程序,畅通服务渠道,实现诉讼权利。

二是创新工作举措,推动庭审公开。开通法院门户网站,适时公布开庭公告、重大案件审判情况、法院工作动态、电子档案等信息,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可以随时了解到案件办理进度。建立网上远程视频庭审监控系统,对社会关注、影响广泛的案件开庭审理时进行全程录音、录像,记录和固定庭审活动,并使用专门设备进行贮存,制成光盘等载体进行存档。认真落实公开审理规定,先后3次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区群众代表旁听典型案件的审理,并现场进行点评,帮助法院改进工作。高度重视人民陪审员在社会矛盾化解方面的独特优势,努力将“民间智慧”引入司法,今年该院17名人民陪审员参审各类一审案件280件,一审案件陪审率达100%,有效监督审判活动。

三是健全工作机制,推动执行公开。全面贯彻落实最高法《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公开的若干规定》,将执行案件信息并入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系统,专人负责案件信息录入,方便当事人查询案件执行情况。在发放法律文书的同时,发放《随案监督卡》和《便民服务卡》,注明案件承办人的联系方式,保障知情权。积极探索执行威慑机制,建立被执行人黑名单制度,将2名“老赖”被执行人上报最高人民法院执行专网公开曝光,与公安、工商、税务、土地、房产等部门保持密切合作,依法采取限制高消费和限制离境等措施,迫使其主动履行法律义务。严格规范司法评估拍卖,对评估拍卖变卖过程中的所有环节进行公开,自觉接受各方监督。

四是依托信息技术,推动文书公开。开展裁判文书写作培训和优秀裁判文书评比活动,组织法官学习新的文书格式和新实施的法律法规,提高适用法律的水平。完善文书审核制度,建立裁判文书“出口”把关制度,强化院、庭长监督管理责任,坚持层层把关,确保文书质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大胆尝试裁判文书上网公开,除按规定不宜公开的案件外,对生效裁判文书在网上公开“晾晒”,请人民群众评判,让人民群众监督。截止目前,该院共有161篇各类生效裁判文书上网公开,增强司法透明度,让社会公众共同来监督、评判裁判质量。

一年来,江陵县人民法院积极推行司法公开,真正让群众走进司法,让司法贴近百姓,让社会相信司法、尊重司法,提高了审判效率,树立了法官形象。今年,该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997件,审结1899件,未出现一件超审限案件,审限内结案率达100%,一审服判息诉率、发回重审改判率、上诉率等关键指标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