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街头偶遇的聊天
没成想竟是骗局
先是捏造仁心“神医”
看病不要钱过手就治病
再是利用封建迷信
6000多元瞬间被骗
看似热心肠
实则真“套路”
近日,江陵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件,依法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刘某(化名)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二千元。
2021年8月,十个月前才因诈骗罪刑满释放的71岁被告人刘某,因手头拮据独自一人从外地乘车来到江陵县,欲以帮忙介绍医生看病的方式骗取他人钱财,并伺机寻觅诈骗对象。当日14时许,被告人刘某在某居民区发现年近八旬的老太太被害人王某(化名)在家门口独坐,随即上前搭讪聊天,自称与王某认识,在聊天中得知王某身患高血压,曾中过风,便谎称有个方法不用花钱,只需将钱交给医生过道手就能治病,并称自己可以介绍医生给王某看病。被害人王某信以为真,随即从家中拿出现金300元,并持银行卡在被告人刘某的陪同下,乘坐三轮摩托车到银行取款6000元。后被告人刘某和王某乘车途经某学校附近时,待“麻木车”走后,刘某又和王某说看医生前需要“升裱”,这是医生要求的一个程序,老太太相信后,刘某拿出其事先准备好的“黄裱”和打火机让王某烧掉,并称烧裱时身上不能带现金,骗得王某将装有现金的袋子交于其手中保管,被告人刘某拿到装有6300元现金的袋子后,趁王某烧“黄裱”时迅速离开现场。
被告人被抓获到案后刘某如实供述了其犯罪事实,并退赔被害人王某2000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中,被告人刘某明知被害人患有脑梗的特点,以熟人身份介绍就医,谎称就医前需要“升裱”且烧裱时不能携带钱财,并为其代为保管财物为由,致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将自己装有现金的袋子交给被告人保管,被告人刘某拿钱离开继而取得财物,使被害人遭受了财产损失。根据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被告人刘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被告人刘某曾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对其应当从重处罚;被告人刘某诈骗老年人财物,对其可酌情从重处罚;被告人刘某犯罪时已年满65周岁以上,对其可酌情从轻处罚;刘某在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同意向被害人部分退赔,系坦白,且自愿认罪认罚,对其可从轻处罚;依法判决被告人刘某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责令其向被害人退赔退赃剩余4300元。
江小法的话
近年来,老年人被诈骗的新闻屡见不鲜,犯罪分子利用老年人年龄较大且信息闭塞,辨别能力不强,生活中又与子女缺乏交流,面对“不速之客”的来访很容易相信对方等特点实施诈骗。小法提醒,特别是独居的老年人,对陌生人一定要多留心眼,遇到陌生人搭讪或者接到陌生人电话,尽量不要搭理;莫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贪图小便宜,遇事多与家人商量,不因一时着急做出决定被侵犯财产利益,危害身心健康。在此,小法建议,年轻人要多与老人交流、沟通,了解他们最近的生活状况,经常向老人宣传防范诈骗知识,帮助其提升自我保护意识,避开骗局,随时关注老人的财务状况,为老年人安享晚年营造良好环境。